《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
《办法》对合规运行机制及流程管理的影响
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制度和流程作为企业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和员工履职行为的两大抓手,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制度是基础,流程化管理是支撑,制度以管理结果为导向,流程以过程管控为导向,制度的有效执行离不开流程化管理,相比制度管理,流程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因此,《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强调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中制度建设要求的同时,也对中央企业流程化管理高度重视,并对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建设中的流程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01
合规管理坚持全面覆盖的原则,要求中央企业要把合规嵌入到中央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当中去。《办法》规定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坚持全面覆盖的原则,明确指出中央企业应将合规要求嵌入经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员工,实现多方联动、上下贯通。这也就意味着,合规建设不仅仅要落实到制度层面,更需要落实到经营管理的各项流程当中,只有在流程管理中落实合规要求,中央企业才能真正地实现合规管理,才能切实防范合规风险,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02
在合规管理的组织和职责方面,《办法》明确了中央企业业务及职能部门应当承担合规管理主体责任,并指出中央企业及职能部门在开展合规管理工作中第一项职责即是建立健全本部门业务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开展合规风险识别评估,编制风险清单和应对预案。[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中央企业业务及职能部门承担合规管理主体责任,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健全本部门业务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开展合规风险识别评估,编制风险清单和应对预案。(二)……] 换言之,建立健全有关业务和职能部门的工作流程是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 中央企业在合规管理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外部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对现有的各项经营管理流程进行梳理,识别经营管理流程的各环节存在的合规风险点,编制合规风险清单,对合规风险的等级进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预案。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只有经过全面梳理和完善业务及管理流程,才能更加全面地揭示重点岗位在具体工作中面临的合规风险,也才能将合规要求纳入到重点岗位人员的合规职责中去。
03
《办法》突出强调了中央企业在完善流程化管理工作中加强合规审查的要求,即中央企业应当将合规审查作为必经程序嵌入经营管理流程。《办法》规定了业务及职能部门、合规管理部门的合规审查职责,并要求业务及职能部门、合规管理部门依据职责权限完善审查标准、流程、重点等,还要求定期对审查情况进行评估。而对中央企业的重大决策事项,《办法》明确要求首席合规官履行合规审查职责,要求首席合规官对决策事项的合规性提出明确意见并签字,强化了合规审查在重大事项决策流程中的作用及要求。
04
《办法》不仅强调中央企业应当定期梳理业务流程,查找合规风险点,同时还要求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合规要求和防控措施嵌入流程,针对关键节点加强合规审查,通过流程的信息化强化过程管控。
05
合规运行机制也离不开流程化设计与管理,《办法》在第三章“运行机制”中全面规范了合规管理的各项工作和流程,对合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合规审查、风险应对、问题整改、责任追究等提出明确要求,实现合规风险闭环管理。也就是说,合规运行要依靠闭环管理的流程来实现。[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对合规管理运行机制的影响或要求,作者将另行撰文解读。]
综上,《办法》对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建设中的流程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可凝练为如下几句话:合规要求进流程,合规审查嵌流程,合规运行靠流程,流程信息化助合规。
律师介绍
苏仲明
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顾问
suzhongming@xinglailaw.com
合规法律服务中心顾问,吉林大学法学硕士。在融资租赁、担保等行业从事企业法务、合规、风控工作10余年,在企业股权并购、投融资尽职调查、企业风控合规管理体系搭建、合同管理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校对:闫晓君 王晓燕
排版:曲文华 闫晓君